呼和浩特拼团购房204群(214)
  • 浅浅:这个楼盘到底好不好?
  • 雪花飘飘:好的呢。
  • 零:这个楼盘周边环境设施怎么样?
  • 英雄:我去看过,很齐全。
  • 牛转乾坤:这个楼盘价格波动大么?
  • 日记本:这个楼盘性价比高。
  • 回忆:我建议你们去楼盘看看。
  • 大头:也可以直接咨询置业管家。
  • 吃了么:什么时候大家一起去看看啊。
  • 蓝天:上周我已经签合同了。
188人申请入群

本轮危机中,拥有这3种能力的房企将逆袭!

发布时间: 2020-03-02 09:58:23

来源: 明源地产研究院

分类: 本地楼市

8197次浏览


如今的地产行业,“免疫力”变成了硬通货。这场战疫中,经受考验的不仅是人们的身体,还有企业的“身体”。

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候,媒体的标题都很吓人:“前1月近50家房企相继倒闭”、“41天96家房企破产”……

实则,房地产本来就处在优胜劣汰的行业洗牌之中。在疫情的冲击下,加速了其中弱者的现形。具体原因对比之下就能发现,这些缺乏“免疫力”的房企,往往缺乏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:

首先,抵御冲击的能力。谁也不知道,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一个先来,所以能够安全平稳度过“黑天鹅”冲击最猛的一段时间,是房企“免疫”首要能力。

其次,不可替代的能力。即使挺过了冲击,但被加速了的行业洗牌依旧在考验房企,如果没有过硬的自身实力,扎根市场,也很难说不会被淘汰。

最后,长久经营的能力。黑天鹅虽不常见,但企业在长期发展中要面临的风险并不少见。如何防范各种外力冲击,按照自己的既定战略继续推行,是每一个立志成为“百年企业”的房企必须考虑的。

而具备以上3个能力的房企,不但能够存活,往往还能逆势操盘、弯道超车,表现出强劲的韧性。接下来,明源君就为你详细说说:

抵御冲击的能力

手有余粮,心里不慌

遇上“黑天鹅”,能不能活下来,无非就是3个字:现金流。

房地产行业的负债率偏高,而且一些急于上规模冲千亿的房企,更是将杠杆用到了极致。所以,现金流告急也见怪不怪。

其实,现金流是否充足,先是看两个回款进账:融资回款和销售回款,再就是企业运营中对现金流的把握和管理,所倚赖的无非就是房企这3方面的能力:

一是融资能力,这不仅是抄底底气,更重要的是兜底作用。

经此一疫,服务业受到的冲击在房企之上。一度出现危机的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开始了反思,他的原话是这样的:

“我一直以为现金流行业不需要上市融资。但是,当生意突然停下来的时候才突然发现,我们连3个月都撑不了。让我知道自身的造血能力、抗风险的能力没那么强。”

这其实点出了3个事实:

1)现金为王;

2)在变化多端的市场需要考虑退出门槛;

3)不要过度强调成长,要习惯业务不但不成长而且下滑。

具体到房企身上,这3点依旧无比正确。“现金”的重要性在这两年寒冬,被房企反复验证;去年,不少房企在香港排队上市,一票难求;盲目追求规模却缺乏融资渠道的房企,越来越觉得吃力……

融资能力被凸显了出来,因为拥有较强融资能力的房企不但保得平安,心里不慌;还能在熊市抄底拿地。

比如2月20日刚在上海拿下310亿总价的香港置地,就因为能借到利率低廉的资金,展示出十足底气。

二是运营能力,重点是现金流的管理能力,灵活的运营节奏要可快可慢。

重视现金流安全的房企往往会设置一个安全的现金流范围。

通常来说,确保现金占资产比15%或者以上是比较安全的。这其中,现金有不可动用和可动用两部分,重点是将可动用部分占比提升到10%以上。

阳光城吴建斌就曾指出把买地和现金流入很好挂钩,譬如占比30%,或40%,或50%,或60%等,挂钩比率取决于房企可承受财务风险能力和偏好,用这个来指导现金流入和支出,让公司的财务状态处于安全的范围内。

而朗诗则对各类资金风险事件,建立有集中统一的管控机构;制定有资金风险事件的分级、预警指标设定和应急预案。

此外,“黑天鹅”主要给房企运营,带来了这两重挑战:

1)疫情中,房企的经营计划被打乱了。除了现金流的直接影响,一季度的销售受阻,也完全打乱了企业全年的经营节奏。

2)疫情后,突然加快的赶工节奏,考验房企的周转能力。一旦运营加速,进度节点如何保证?货值管理能够高效?现金流管理如何跟上经营需要?

要度过这个风险期,抓住扭转局面的市场机会和销售窗口期,房企必须要靠敏捷运营。

三是营销力,平常虽然被渠道挤压,但关键时刻还是要看销售。

其实,新冠疫情中,受压最大的就包括了营销一端:

1)线下渠道阻塞,线上渠道又不成熟。说好的返乡置业和小阳春,结果置业顾问们都被闷在了家里,线上渠道又是个新兴事物,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。

2)推盘量可能在后期骤升,竞争非常激烈。市场一旦回暖,起跑枪响那一刻,渴望回款已久的各大开发商必定是卯足了劲。也就是说,现在营销必须不掉链子,准备足够的弹药。

由此,开发商纷纷将营销火力开到了最足。

随着恒大、富力、中南置地、雅居乐等扔出王炸,宣布全网上购房,提供网上VR看房、网上选房、网上购房等服务,并给消费者提供购买、无理由退房、多重购房优惠等权益。

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。恒大2月猛力回款470个亿,荣登榜首;在百强房企平均业绩下滑38%的时候,劲增了118%。大家都在讨论,线上营销这么猛会不会就此摆脱渠道,扬眉吐气一把?

替不替代暂且不说,经此一疫,营销的重要性再次被看到,能从竞品手中抢走客户的能力永不过时。

不可替代的能力

人无我有,突出核心竞争力

“别把行情当能力”——据说吴亚军早期在龙湖内部反复强调的这句话。

之前钱好赚的时候,不用额外干什么,房子就很好卖,导致很多房企都有“体质不好”的毛病,是个空架子。想要增强体质?在这一层,明源君认为以下3个能力至关重要:

1、修炼产品力,让别人抢不走你的客户

产品力意味着什么?

有产品力的房企能拿出足够的创新和品质,也因此获得了更高的利润空间和溢价能力,要的就是一种“别人抢不走我的客户”的感觉。

但现实情况是,很多已经上了规模的房企的产品都存在定位缺失的问题,没有产品策略,导致产品辨识度不足。一般来说,房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路径获得产品力:

一是差异化。

例如,很早就做差异化的朗诗,2004年就提出“绿色地产”的概念。发展至今,上海、南京等9个城市的第一个绿色三星项目,均由朗诗建造。截止2019年底,国家绿色三星标识认证率业界最高,高舒适度低能耗产品占全国该类产品64%。

二是硬实力。

像融创这样的硬核玩家,也在这两年通过多建产品中心、挖来产品高管、夯实供应商库等方式,快速补仓了自己的产品力,成为全能玩家。

再如旭辉,在大量研发的基础之上,连续更新自己的产品代际,每年的优化幅度都很大。并且,在新产品诞生之后,还要通过1:1样板间的搭建和多个城市的客户深访,来反复验证。

2、打造服务力,用口碑填充软实力

现在的房地产是片红海,也就是说,与客户的关系很重要。

即使你没法通过差异化打出天地,也没法用产品硬实力和龙头们对刚,但是通过服务和客户关系建立品牌忠诚,你一样可以在同质化的产品战中突围。这几乎是地产下半场的必经之路。

这其中涉及到了客服、物业、品牌等多个环节。这两年,服务意识的全面升级已经成为了行业趋势,并向从开发到交付的全周期延伸。

也就是说,要把业主签约、交付、入住,整个服务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打通,与客户建立深度的链接。甚至还在交付之后持续做社群服务,和物业打通,培养品牌忠诚度。

例如,融创的“归心交付官”,在房子交付之前,设置了11个节点,帮助客户了解项目进度,包括蓝图描绘、客户签约、平台呼应、社群服务、家书往来、第一次工地开放、第二次工地开放、第三次工地开放、面对面、如约交付、归心服务。

3、注重组织和制度,让别人挖不走也挖不垮

决定一个企业是否根基够稳的,往往是人才和组织。有没有稳定的团队,企业凝聚力和认同感强不强,企业即使做大了,也是虚胖,而不是strong。

2月底的时候,碧桂园做了一次组织架构及人事调整。

在这次调整中,碧桂园将总部投资、设计两个中心合并,成立了投资策划中心;减少了若干区域;还有很多高管换防。继续简政放权、做强区域的组织变革之路。

这折射出房企组织走向扁平高效的大趋势,这样的组织能在危机到来之时,表现出更强的应对灵活性。

但要你的组织足够强韧,还要做到以下两点:

1)要想别人挖不走,就要做好足够的激励措施,让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,找到归属感。

2)要想不被别人挖垮,就要通过制度和人才培养来保障。

坊间一直流传有“挖不垮的中海”的传说,其实挖不垮的本质是中海背后强大的制度体系,并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。

此外,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。一来,这是组织的后备军;二来,自我培养的人才也更具忠诚度。

比如中梁在前两年成立的中梁学院,将整个集团所有知识经验的积累、模式模板进行整合和共享。

长久经营的能力

2种多样性规避长期风险

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4年,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。产业周期、宏观经济周期和货币周期的几个冲击一上,很容易就倒下了。

房企穿越周期很难,正是因为其中隐现的长期风险。

不同于黑天鹅事件的突发性,长期风险是潜伏的、累计下来的,需要更加宏观的手段,在战略层面上来防范于未然,从而建立起强大的防御免疫系统。

在明源君看来,有2种多样性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隐藏的长期风险:

第一个是布局多样性。

这基本就是遵循“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”的原则,对风险进行分散,其中分为区域布局和业态布局,这两方面都要进行多样性布局的打算。

1)区域布局要广。如果布局的城市有限,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所以,大型房企由于全国布局,拥有足够的纵深和腾挪空间,不仅可以吃到城市轮动的红利,而且还能很好地平滑风险。

2)业态要多元。一个行业总有潮涨潮落,多元业态之间能够形成优势互补,一旦进行联动,往往还有加成作用。

其实,不少房企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,对这样的长期风险都采取了一些有力的措施。比如中梁,其主要透过四个对冲来分散风险:

时间对冲,是在每年不同的时间点都会买地以平滑时间的集中度;

能级对冲,是从二、三、四线城市不断按照政策和经济的轮动来挑选中梁的城市能级;

区域对冲,是注重东中西部的均衡发展,有很强的分散性;

结构对冲,则意味着除了单纯的住宅,中梁也采用综合商业和产业的模式,来获取住宅类的土地,丰富购地的手段。

在中梁的总结中,周期十分重要,需要定期复盘城市的布局,这样才能确保中梁对市场和政策变化的感知,及时调整。

第二个是经营模式的多样性。

这是对“轻重”模式的一个平衡。一些房企对于重资产和轻资产之间的分寸到底该怎么拿捏十分头疼,但这在很多房企看来是个多么甜蜜的烦恼啊。

能够成功地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探索,也就意味着解决了许多房企的一大经营困境——如果全部都是重资产,拿高价地风险太大,不拿地团队就没事干,人才就会流失。

而轻资产模式有效解决这一困境——地价贵、投资机会少的时候,可以做一些股权占比小的合作项目。

尤其是在地价高位、融资收紧、市场遇冷的这些日子,诸如代建、小股操盘等轻资产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。在去年,进入代建市场的一些房企,诸如建业、绿城等,都依靠代建获得了不菲战绩,实现逆市增长。

责任编辑: yangwenyong

团购报名

最新楼讯
楼盘导购更多>>
购房指南更多>>
小编推荐
订阅楼市楼讯